大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會精神,全面總結中國輕工聯第四屆、總社第七屆理事會工作和“十三五”時期取得的優異成績,全面部署輕工業和集體經濟“十四五”時期重點工作和主要任務。 大會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,選舉產生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第五屆理事會、中華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第八屆理事會領導班子。張崇和當選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第五屆理事會會長、中華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第八屆理事會主任,杜同和、何燁、劉江毅、李玉中當選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第五屆理事會副會長,郭永新當選秘書長;杜同和、陶小年、徐祥楠、何燁、劉江毅、李玉中、郭永新當選中華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第八屆理事會副主任。劉素文當選中國輕工聯、總社監事會監事長。張崇和當選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第五屆理事會會長、中華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第八屆理事會主任。 張崇和作理事會工作報告 根據國家“十四五”規劃和今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工作重點,結合輕工行業和總社實際,張崇和對今后五年和今年工作提出以下建議: 要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,堅定信念,接續奮斗,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行業發展的實際行動,開新局、辦實事、求實效。鞏固深化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成果,全面履行黨建主體責任和“一崗雙責”要求,全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,全面加強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。做好屆滿協會學會及企事業單位領導班子調整工作。加大年輕干部培養使用力度,優化會社人員結構。深化監督執紀,深化巡視整改,大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,努力建設一個“讓黨放心、胸懷輕工、服務大局、民主自治、奉獻強國”的理事會,努力建設一支“凝心聚力、拼搏奮進、政府信賴、行業依托、企業滿意”的職業化的協會工作隊伍。 根據中央“十四五”規劃建議,中國輕工聯、總社組織編制了輕工業“十四五”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、輕工業技術進步、輕工裝備、食品工業技術進步指導意見, 有關協會、學會編制了本行業的“十四五”發展指導意見,明確了十四五時期輕工業和集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、目標原則、戰略方向、重點任務、重大專項、重要措施和實現路徑。要多種方式宣貫《指導意見》,引導輕工行業,細化目標任務,落實規劃意見,著力補短板、促升級、增后勁、惠民生,為實現輕工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。 要落實中央要求,促進輕工產業基礎高級化,加強產業鏈現代化,推動輕工業構鏈、擴鏈、強鏈,保證產業鏈、供應鏈完整可控,確保輕工經濟運行安全穩定。要深入輕工重點行業和地區,對企業要素成本、市場銷售、出口情況、人員就業等情況,開展專題調研,研究相關政策,儲備解決措施,向政府提出建議。要加強運行監測預警,做好重點行業企業數據監測,開展輕工全口徑統計分析,提升《中輕行業景氣指數》的準確性和實效性。要引導行業企業用好國家政策,爭取政府優化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,促進輕工業平穩健康發展。 要堅持科技創新在輕工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,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輕工發展的重要依托。組織行業企業對標國際科技前沿,加強前瞻性基礎研究,加強行業重大科技攻關,加強行業共性技術研發,努力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瓶頸。要引導更多企業研發投入占比達到2%,推動輕工科技百強企業研發投入占比達到3%。重點支持企業技術中心、重點實驗室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工業設計中心、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建設,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。要積極做好科技獎勵,每年評選輕工業科技獎勵200項,推薦參評國家科技獎項20項,鑒定輕工業科技成果130項,發布升級與創新消費品100項。 要強化輕工行標委新機制,持續提升統籌協調的權威性、高效性和統一性。加強行業標委會、分委會的規范化建設,優化標準體系,完善管理機制,提高組織效能。力爭每年制修訂國標、行標、團標300余項。要持續增強標準國際話語權,努力推薦更多人才到國際標準組織兼職任職。要發揮高端團體標準引領作用,提高團體標準制定水平。進一步推進綠色標準體系建設,加大綠色產品和綠色工廠評價標準制定。向全行業征集軍標項目,拓寬軍標承研單位范圍,建立更加適應新時期輕工軍用標準化發展需要的軍標體系。 要貫徹落實國家要求,促進綠色低碳發展。引導輕工企業推行綠色設計、開發綠色產品、打造綠色供應鏈、創建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。要推動重點企業,開展能耗效果評價,實施廢水處理、回用技術升級工程,促進生產制造綠色升級。在造紙、皮革、食品等重點領域,加快制定一批綠色高端團體標準。要開展輕工業低碳行動,推動行業節能減排,為碳達峰和碳中和貢獻輕工力量。 要總結推廣產業集群發展經驗,帶動更多產業集群優化升級。要落實《輕工行業特色區域與產業集群發展指導意見》,完善聯絡機制,做好深化服務,加強引領指導,強化考核評價,推動產業集群規范管理,健康發展。要輔導有基礎的產業集群設立科技創新中心和產業服務中心,推動集群科技進步。選擇條件好的中等城市,培育若干先進制造業集群。努力建設優勢互補、高質量發展的輕工產業集群。 要加強對聯社集體經濟改革發展的指導,對聯社的基本情況、資產價值、合作意向、改革動向、工作建議等,開展多種形式調研,指導地方聯社用好政策,把握機遇,深化改革,推動發展。要引導集體企業,推進股權多元化、治理規范化、決策科學化、監督機制化,實現輕工集體經濟改革轉型高質量發展。 要落實中央的要求,全面推動手工藝產業的振興。要強化工美大師服務機制,做好第八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工作,推動大師隊伍發展壯大。要持續辦好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,打造高質量、高水平、高效益的專業品牌博覽會。要建好線上云展平臺和大師官方宣傳平臺,打造有效擴大行業影響的線上窗口;辦好中國工藝美術???,努力打造影響力大、關注度高、可讀性強的工藝美術權威新期刊。要建好全國工藝美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,逐步完善工藝美術標準體系。要深入開展“百名大師進校園活動”,開展“工藝美術大師傳承創新基地”創建活動,每年遴選50位傳承大師,創建50個傳承創新基地,用10年時間,建成500個影響大、作用強、效果好的傳承創新基地。 要高標準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評價,拓展培訓空間,擴大評價范圍,嚴守標準規范,力爭每年培訓評價7—10萬人,用5年時間,將輕工業職業能力評價做大做強做優做響。要辦好全國工業設計國家一類競賽,辦好現有20多項輕工行業國家二類技能競賽,培育發展更多輕工行業競賽,引領更多技術人才提高素質、提升技能。要扎實做好輕工教育培訓工作,組織高級研修班和技能培訓班,為輕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支撐。 第二批輕工大國工匠合影 2020年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合影 大會對第二批輕工大國工匠,2020年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發明獎、進步獎獲得者和全國聯社系統先進集體進行了表彰。